鼻窦炎引起分泌性中耳炎耳闷可以考虑采取鼻腔通气引流、抗生素治疗、黏液促排剂、糖皮质激素喷雾、鼓室通气管置入术等治疗措施。
1.鼻腔通气引流
通过使用具有促进上颌窦、额窦等部位积液排出的药物,如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液、复方薄荷脑鼻用吸入剂等,可以缓解鼻塞,改善中耳通气。适用于存在慢性鼻窦炎导致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需注意个体差异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旨在消除感染引起的中耳积液,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胶囊等。对于急性期或伴有细菌感染的分泌性中耳炎有效。在使用过程中要监测药物敏感性及副作用。
3.黏液促排剂
黏液促排剂有助于稀化并易于清除中耳的粘稠分泌物,代表药为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适用于有痰不易咳出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使用时应遵循医嘱,并留意可能发生的胃肠道不适。
4.糖皮质激素喷雾
糖皮质激素喷雾能够减少气道炎症,从而减轻由于过敏反应导致的耳闷症状,常见药品有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等。主要用于长期反复发作的过敏性鼻炎所致分泌性中耳炎。使用前须清洁鼻孔,并按说明书指导正确喷洒。
5.鼓室通气管置入术
鼓室通气管置入术是将一小段硅胶管插入耳道以提供持续通风的一种微创手术,可直接解决因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的耳闷。适合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伴耳闷者。术后需定期复查以评估愈合情况。
针对鼻窦炎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伴随耳闷的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必要时,可通过内镜下鼻窦开放术等手术方式改善病情。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