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及时发现并治疗中耳炎

2011-01-28 04:25: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本病发作初期可酌情自疗,若未见效,应及早去医院正规就诊,不能拖延,以免转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发生中耳粘连。

  很多人认为内流脓才是中耳炎,殊不知耳内不流脓的中耳炎也常见。生活中部分患者存在以下方面误区,使中耳炎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中耳炎几种特殊的症状

  自听过响:即听外界声音很轻,但听自己说话声反而很响,只是欠清晰,吞时耳内有响声。

  自听过响:即听外界声音很轻,但听自己说话声反而很响,只是欠清晰,吞咽时耳内有响声。

  体位影响听力:改变头位时,耳内有响声;或在站立位和坐位时听力下降,而在卧位时听力有提高。

  韦氏错听:即在嘈杂环境中,听觉反而比平时好。又称为“闹境反聪”。

  本病发作初期可酌情自疗,若未见效,应及早去医院正规就诊,不能拖延,以免转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发生中耳粘连。在治疗的同时,还可采取以下自疗方法辅助,提高疗效。有的中耳炎不化脓,但若不及时治疗任其发展,照样会损坏听力。

  中耳炎几种有效的自疗法

  滴方法要正确:仰卧于床上,头向后仰伸,悬垂于床沿,使鼻腔低于口腔后滴药4~5滴,然后头转向患耳侧,再做捏鼻鼓气,使药液流向咽鼓管咽口,收敛咽鼓管咽口黏膜,使之消肿。

  滴鼻法:用1%呋喃西林麻黄素液滴鼻,或加入适量激素混合后滴鼻。

  正确方法:用中指插入外耳道口,轻摇动数次后,突然拔出,重复10次;或以两手掌心稍用力加压于外耳道口后,突然向外侧移开,反复20次。每日按摩多次以引动耳内经气而使窍通。

  鼓膜按摩术:早期病例或中耳病变重者,可经常使用。

  咽鼓管吹张:方法是闭紧嘴巴,捏紧双鼻孔,用力收缩胸腹鼓气,使气无处可去,经咽鼓管窜入耳内,感觉耳内轰然有声。每日自吹张多次,有助于中耳通气,排液,防止粘连形成。

  正确方法:1.做咽鼓管自行吹张前,应先排清鼻腔、鼻咽腔分泌物,以免将脓液吹入中耳腔,导致化脓性炎症;2.吹张时用力不可过猛,以免损伤鼓膜。

  鸣天鼓:将两手掌心紧贴两耳,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对称横按在枕部,两中指相接触到,再将两食指跷起叠在中指上面,然后把食指从中指上用力滑下,重重地叩击脑后枕部,此时可闻洪亮清晰声如击鼓。先左手24次,再右手24次,最后两手同时叩击48次。

  理疗:可用局部热敷或红外线照射疗法改善中耳血液循环,促进黏膜水肿消退利于消炎止痛。

  中耳炎几种常见的处理错误

  没掌握正确的擤鼻方法:鼻塞流涕时,有些病人常常捏住双侧鼻孔用力擤鼻,易将鼻涕推入咽鼓管,加重病情。正确的擤鼻方法是:用一指堵住一侧鼻孔,用适度的力气擤鼻,擤完一侧后再擤另一侧。如果鼻塞较重,可先滴1%呋喃西林麻黄素液,待黏膜收敛后再擤鼻。

  误将滴鼻药滴耳:常有患者未记住医生的嘱咐,配完药后也不看说明书,认为耳朵有病应当滴耳,误将收敛鼻腔、鼻咽部黏膜的滴鼻药滴耳,非但未起到治疗作用,还延误了治疗时机。

  误认为是耳屎:本病初期,患者有耳鸣耳闷塞感等症状,有些人自以为休息几天就会好的,不必看病。有些人曾经有过耵聍(耳屎)栓塞病史,认为本次也是耵聍栓塞,不必着急去看。无视孩子的鼻塞:小儿由于贪玩、耐受性相对较好,不如大人那么在意耳部的不适。等到小孩看电视要把音量调到很大、学习成绩下降时,才发现问题。因此,家长和教师都要加强对儿童听力的观察,及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一旦出现耳部症状,2~3天内症状未消除的,必须立即去耳鼻科就诊,不能拖延。

(实习编辑:柯宗兴)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