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耳根毒

2008-05-27 18:32: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耳根毒之名出自《证治准绳·疡医》卷3:“或问耳根结核何如?曰:是名耳根毒,状如痰核,按之不动而微痛,属足少阳胆经兼三焦风热所致。” 

  耳根毒是指脓耳因邪毒炽盛或失治,邪毒波及耳后完骨,完骨溃腐化脓成痈。以耳后完骨红肿疼痛,触之有波动感,甚至溃破流脓等为主要表现的痈病类疾病。

  本病多见于西医所指耳后骨膜下脓肿

  [诊断依据]

  1.有急性脓耳或胆脂瘤型、骨疡型慢性脓耳病史。

  2.耳内及耳后区疼痛、耳道溢脓突然减少,并有发热头痛

  3.因于急性脓耳者,可见鼓膜红肿、穿孔小,因于慢性脓耳者,多为鼓膜边缘性穿孔,并见脓液引流不畅,或有外耳道后上壁红肿下塌。

  4.乳突区皮肤红肿隆起,耳后沟消失,耳廓向前、下、外方移位,肿处压痛明显;若脓已成,则按之有波动感。若穿溃则脓液不止,形成瘘管。

  5.X线照片示乳突炎症或有骨质破坏阴影。

  [鉴别诊断]

  1.耳根痈:多见于西医所指耳周化脓性淋巴结炎。症见耳周近耳根处核红肿疼痛,位置浅表,触痛明显,继而红肿剧增,破溃流脓。病程较短,溃口容易愈合,一般不形成瘘管。

  2.颈痈:病变多位于颈侧中上部,局部红肿隆起,触痛明显,继而溃破流脓。病程较短,—般不形成瘘管。

  [辨证论治]

  1.毒火犯耳证:病脓耳,耳内流脓突然减少,耳痛及耳后疼痛加剧,外耳道后上方红肿下塌,耳后肿胀,耳后沟消失,完骨部红肿压痛,或有波动感。发热,头痛,口渴,大便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清热解毒。

  2.正虚毒恋证:脓肿已溃,时溢浊脓不止,疮口淡暗。伴倦怠乏力,口微干,苔微黄,脉弦缓。扶正解毒。

(实习编辑:王俏茹)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耳后骨膜下脓肿
  • 灭菌结晶磺胺

    用于溶血性链球菌及葡萄球菌等的外伤感染。[详细]

    去看看 ¥14.4
  • 呋喃妥因肠溶片

    用于对其敏感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以及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等细菌所致的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也可用于尿路感染的预防。[详细]

    去看看 ¥4.0
  • 小金丸

    散结消肿,化瘀止痛。用于痰气凝滞所致的瘰疬、瘿瘤、乳岩、乳癖、症见肌肤或肌肤下肿块一处或数处,推之能动,或骨及骨关节肿大、皮色不变。肿硬作痛。[详细]

    去看看 ¥19.5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